tianyundview 发表于 2018-12-27 09:19:11

北京的人口太多了?

北京的人口太多了?{:3_53:}{:3_53:}{:3_53:}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ver/201809/10/100449139300.jpg?imageView2/1/w/710/h/400/|imageMogr2/strip/interlace/1/quality/85/format/jpg
都说北京作为首都人口众多,但北京实际上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,以及人口的密度,哪里比较多呢?北京各区县常住人口的分布如下图所示。https://ss2.baidu.com/6ONYsjip0QIZ8tyhnq/it/u=1197038594,1988113937&fm=173&s=E7CABA57418A4F4D50ECFA6203001077&w=640&h=702&img.JPEG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北京人口分布图北京核心区常住人口密度不大,但旅游人口众多北京核心区东城区和西城区人口共220万,人口密度越2.3万人/平方公里,根据国际大城市市中心的标准,这个人口密度并不大,也不算小。然后,东城区、西城区因为名胜古迹、旅游景点众多,其旅游人口众多,实在活动的人口多于统计的常住人口数字。

https://ss1.baidu.com/6ONXsjip0QIZ8tyhnq/it/u=797062045,3197949341&fm=173&s=0F924C81D0E216AE3599F4A00300A092&w=640&h=426&img.JPEG老北京胡同
城市拓展区,集中了主要的人口北京的城市拓展区,也就是环城地区,集中了近一半的人口。常住人口前三位的区域:朝阳区(384.1万)、海淀区(357.6万)、丰台区(226.1万),占全市人口的46%较大的人口密度,超大的面积,是造成这部分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https://ss2.baidu.com/6ONYsjip0QIZ8tyhnq/it/u=2470341521,2559245732&fm=173&s=D7A02FE1D2454D5FCE91ACD0030090B3&w=640&h=360&img.JPEG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丰台区三环新城昌平区的外来人口众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这个要划重点哦!常住外来人口前三位的区域,占全市人口的52.6%:朝阳区:176万海淀区:145万昌平区:101万朝阳区和海淀区的情况正常,昌平区的外来人口,主要集中在南部两个超大的居住区,大多数外来人口就业在外区,居住在昌平区。生态涵养区,人口很少的西部,北部山区,包括门头沟、延庆、怀柔、密云、平谷五区的常住人口很少,外来人口也很少。其实从城市半径和发展模式的角度,它们受到首都功能的影响也很少,基本还是维持在平稳发展的远郊区状态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同期比较一下!常住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的区别,流动性很大!趋势明显!http://www.dsac.cn/file/attached/image/20181121/20181121152612_5336.jpghttp://www.dsac.cn/file/attached/image/20181121/20181121152925_8639.jpg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----------------------转载自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


tianyundview 发表于 2018-12-27 09:19:42

北京高中鄙视链耿直的人儿
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ver/201806/08/163315533824.jpg?imageView2/1/w/710/h/400/|imageMogr2/strip/interlace/1/quality/85/format/jpg
俩北京人见面头两句,一定得聊高中:
“哥们,你高中跟哪上的?”
“嗨,我二中毕业的,你呢?”
“二中可厉害啊!我中关村小路口八一出来的,领导人母校。”
看似谦虚平淡对话背后的含义其实波诡云谲,带着某种心照不宣和意味深长。这一刻,外地人才会真切感受到,自己的确是个外地人。
北京371所高中,有的惺惺相惜,有的互相瞧不起,关系十分复杂。因此,北京人聊起高中,里面全是爱恨情仇、战火纷飞,有的跟区相关,有的跟学校相关,还有的跟钱相关,外地人哪怕呆10年,也不一定听得懂:
海淀 VS 东西二城
区跟区之间战火主要关乎学习好坏。
比如,教学质量冠绝全国的海淀区,集中了所有外地人能叫得上名字的重点高中:北大附中、清华附中、人大附中、101中学…
所以,海淀区出来的孩子都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,瞧不上所有区:
“我们数学一模的卷子第一大题那么简单,怎么你们还到贴吧上说难?把送分题做成送命题你们也挺厉害的。”
“老师把你们的卷子都当我们考前提高自信的精神伟哥,每次做完我觉得我都能上哈佛。”
“你们教委的卷子能压中题吗?我们海淀区的题都被你们老师当成宝给你们做吧?”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ntent/201811/02/143612629917.jpg?imageView2/2/w/1000/format/jpg/interlace/1/q/85看看这监考架势!吓人不!,哇哈哈{:2_33:}{:2_33:}{:2_33:}{:2_33:}海淀区的老师和家长时常这么教育孩子:
“好好学习,可别学城里那些胡同串子,长大了只能掏大粪。”
这里的胡同串子,说的就是东城区和西城区,在教学质量上唯二能跟海淀区一战的选手。
但是,这2个区的同学根本不比学习,他们自视最Local,遍地是百年老校,主要从地缘优势和历史传承上鄙视海淀,从来瞧不上海淀的书呆子:
“我们学校建校200多年,那会可是王侯将相孩子上的学校,蕞尔海淀也就算是个应试教育的暴发户。”
“除了我们之外其他区不是河北外埠,就是不入流的郊区和乱葬岗,你拿什么跟我比?你们这群海淀鸭子。”
这种互相瞧不上全是鸡同鸭讲,一言蔽之:不求对方服不服,只问自己爽不爽。
至于其他区,好学校乏善可陈,地理位置又不突出,无力一战,始终处于被忽视的位置。
一个学校 VS 另一个学校
北京各高中之间,较量颇多,但角度各不相同。
比如校风开放的北京二中,经常给学生开设各种奇奇怪怪的选修课,比如“汉武大帝”“拜占庭帝国”以及“莎士比亚究竟是谁?”,没事还搞个境外文化交流。
于是,那些思维活跃、穿汉服上课的二中同学,最看不上校风严谨的高校附中。
在他们眼里,就算考上哈佛耶鲁也只是写八股的书呆子,只有二中是北京教育的耶路撒冷,只有他们自己才是祖国的希望,国家的未来。
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ntent/201811/02/143612580458.jpg?imageView2/2/w/1000/format/jpg/interlace/1/q/85以至于在城隍庙吃个早饭,二中学生眼神里都有睥睨天下之感。
甚至他们自己内部会说:不要跟附中的书呆子走太近,因为白痴是病、会传染。
二中瞧不起高校附中,高校附中也瞧不起它:一帮不务正业的小狂人,能干什么正经事?
然而,高校附中之间也互相瞧不上。简单来讲,就是比拼身后“爸爸”的实力:北大附中和清华附中互相瞧不起,这两家又一起瞧不起人大附中…反正就是一本糊涂账。
最有意思的是这帮人的攀比话术,倘若你问清华附中的同学要考哪所大学,他们会说:
“学习不好,学习不好,还是考本校抄个近路吧。”
“那家学校啊?”
“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,真不想去,还是羡慕北大轻松的氛围啊。”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ntent/201811/02/143612210402.jpg?imageView2/2/w/1000/format/jpg/interlace/1/q/85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,也就是为世人所知的“清华大学”这种羡煞旁人的对话,就是高校附中学霸们最具代表性的自谦说法,暗含着专属于文化人的Battle:谁最谦虚谁就赢了。外地人要不了解背后的弯弯绕绕,根本感受不到这里面先抑后扬,回味悠长。
除了比校风、拼“爸爸”,校服也是北京各高中较量的战场。
在校服领域,北京二十五中(育英学校)谁也不服:他们凭借独一号的无拉链极简主义校服,在款式上完胜中国标配“Zip Hooded - 拉链跑步服”。
在他们看来,除了他们自己,别的学校校服都是千篇一律垃圾,既然衣服垃圾,想必穿衣服的人也好不到哪去。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ntent/201811/02/143612020134.jpg?imageView2/2/w/1000/format/jpg/interlace/1/q/85这种态度让一墙之隔景山学校有点不爽,作为坊间著名的高干子弟教育基地,学校里部级子女一抓一大把,再加上俩学校之间篮球比赛引发的恩怨,景山学校学生选择从更犀利的角度回怼二十五中的朋友:
“嗨,光校服好看怎么了,那也是花钱就能上的平民学校啊。”
这些只是北京各高中之间较量的缩影,毫无章法可循。如果硬要找一个普适性的规律,应该是这样:
“永远瞧不起旁边的学校。”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可是你作为外地人你知道北京有多少个区,区块面积有多大么?恐怕你是不知道吧!有多少个街道办来管理你也不知道吧!我来告诉你哦!小可爱!么么哒{:3_65:}http://www.dsac.cn/file/attached/image/20181121/20181121145536_8610.jpghttp://www.dsac.cn/file/attached/image/20181121/20181121150952_3622.jpg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转载自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

贵族学校 VS 所有学校
还有一些爱恨情仇简单直接,与钱有关。
主要集中于一类特殊的学校,他们地理位置偏僻,有的甚至建在埋紫禁城退休太监的乱葬岗。教学质量也一般,北京重点高中排行榜里根本找不到。
但他们年学费赞助费破10万,有双语教师,席梦思独卫宿舍,一年还能2次出国游学。
他们就是“贵族寄宿学校”。
这些学校的学生爱比课程:有游学的不如有天文台的,有天文台的不如有击剑的,有击剑的不如有马术的…
课程安排越稀奇,学校也就越高档。

tianyundview 发表于 2018-12-27 09:20:00


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ntent/201811/02/143612363887.jpg?imageView2/2/w/1000/format/jpg/interlace/1/q/85
比完课程还要比同班同学:“我跟家有儿女的刘星一个学校。”“我跟郭德纲儿子郭麒麟同班。”
最后,只有一个人能结束这场较量赢得全场注目礼:“我跟XXX集团创始人千金是同桌”。
但比来比去都是贵族学校内部矛盾,当他们团结起来时只鄙视一种学生:
不是他们学校的。
他们认为,你们学校收费再高能有我高?你身边有这些牛X的人吗?你们那么努力最后不还是要过上我这样的生活?
所以,当你听见汇佳国际学校、爱迪国际学校、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这些高中名字时,一定要适时夸出这句话:
:lol“你家挺有钱啊!”王思聪的不知爹富!:lolhttps://ss1.bdstatic.com/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/it/u=2846667692,1357076031&fm=26&gp=0.jpg
再适当捧他两句,哥们一准带你去工体西路一顿海耍,跟你推杯换盏不说还要跟你拜把子。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ntent/201811/02/143612050244.jpg?imageView2/2/w/1000/format/jpg/interlace/1/q/85

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特别是在北京。
这座2200万人的大城市,杂糅着各种文化,吞吐着数之不尽的人与情,与高中有关的故事不过是其中颇富趣味的一角。
但是,城市在膨胀,故事在消逝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3环以外不都是乡镇意外的孩子!,乡镇的数量还很多!http://www.dsac.cn/file/attached/image/20181121/20181121150115_7515.jpghttp://www.dsac.cn/file/attached/image/20181121/20181121150656_2120.jpg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转载自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
现在的北京人只能在消逝的故事中寻找曾经的北京,外地人在与北京有关的故事中,似懂非懂地寻找融入这座城市的方法。
有些不同,但也没什么不同,终究是这座城市浓墨重彩的背景里轻描淡写的一笔。

tianyundview 发表于 2018-12-27 09:20:10

北京租房往事

二话不说,先上图感受一下!{:3_47:}

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ver/201709/20/224307728979.jpg?imageView2/1/w/710/h/400/|imageMogr2/strip/interlace/1/quality/85/format/jpg
这些天看媒体上讨论大中城市租金暴涨的事,心绪难以平静。只因为我在北京有过六年的租房经历,那段记忆可谓刻骨铭心,终生难忘。
我是2009年大学毕业的。虽然我读的是一所名校,本可以比同龄人起点稍高一些。但因为是冷门专业,再加上我在大学期间过于逍遥,不屑人间烟火,结果毕业时仓促而狼狈。第一份工作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很不堪,工资低只是其中一方面。
不过我清醒地认识到进入社会的第一课不是找工作,而是租房。我租的第一间房子是五道口附近的一个小小的隔断间,宽窄仅可容身。墙壁的隔音性很差,旁边住的是一对情侣,请自行联想。这个小隔断间我只住了很短一段时间,除了空间的逼仄什么记忆也没留下。
北京上半年各个区的租房信息!你要知道这句话的重要性了吧!恐怖支配http://www.dsac.cn/file/attached/image/20180914/20180914115236_3752.jpg----转载自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随后经同事介绍,搬到了北五环边上的学知园,与人合租。记得那是一个三居室,里面却隔成了许多间,男男女女,喧杂而吵闹。我和另外两个男生合住在主卧,对门的次卧住着两个女生,因为主卧有独立卫生间,所以对门的女生早上会过来借用厕所。房子里还有一个女生单独住在一个较大的隔断间,她养了两只猫,房间里的味道极大,她就是介绍我过来的那个同事。其他的人我记不清楚了。
那个时候,《蚁族》这本书刚出来,北京对隔断间、群租房还没有进行大规模整治。想起来,那个房子的消防隐患还是很大的。没人愿意住群租房,如果不是经济拮据。在那个群租房里发生过一些温馨的故事,比如大家一起煮火锅,但也有一些吵闹和芥蒂,尤其是在女生之间。
但无论如何,那都不是如《老友记》那样的轻喜剧,而是一群想要在大城市立足的年轻人被动无奈地选择。当时的欢笑今天回忆起来也带着一种苦涩。大家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些独木舟,碰巧聚在一起,挨过一些风浪,之后便各奔前程。这种缘分注定是短促的,不到一年,大家就散了。
后来我在苏州街附近住过一段时间,也是一个隔断间,但稍微宽敞一些。那个房子很旧很破,灯光昏暗,马桶总是堵,房东除了按点催房租,什么事也不管。这也是我遇到过的大多数房东的普遍状态。
苏州街离北大比较近,当时我有一些同学还没有毕业,还有好友从外地保送到了北大,所以那段时间经常去学校里找他们玩。住的不好的人,都喜欢在外边晃,我也是这样。置身于校园、书店、餐厅或者大马路上,便会忘记出租屋的逼仄。

tianyundview 发表于 2018-12-27 09:20:24

那时的我混来混去总是个穷光蛋,只是每次搬家的行李里边都会多出一些书来。关于个人生活,我一贯相信或者说迷信未来,不太把眼前的窘迫当回事。自己并不觉得有多苦,只是从不关心天文数字一般的房价。整个生活状态就像一个有理想的流浪汉。那时特别喜欢台湾作家舒国治,他就是一个流浪汉。
大概毕业两年之后,才终于住上了一间正经的房子。跟两个女生在双井附近合租一个三居室,每人一间,我住最小的一间。但终于是实墙了,也没有来历不明的人搬进搬出。
只是这个房子也没有好到哪里,各种设施几乎总是一碰就坏。话说我在北京租房的六年时间里,几乎没有遇到过稳妥、耐用的房子,也没遇到过负责的、有人情味的房东。
可能是我点背,但结合朋友们的遭遇,北京租房市场上的房屋质量令人不敢恭维。而租客在中介、房东面前的弱势地位更是有目共睹。当他们以“周边都在涨价”为由要求涨价的时候,当他们随便找个理由扣押金的时候,你就像一头无助的羔羊。
而不管多么破旧衰败的房子,房东或中介一句“你不租别人租了”,你便哑口无言。每次租房都像是打一场心理战。首先,租房网站上的图片和介绍都是骗人的,电话一打过去,“房东”就承认自己其实是中介,帖子里的房子也不存在,“你要真想租房,我带你去看看别的”。https://ss3.bdstatic.com/70cFv8Sh_Q1YnxGkpoWK1HF6hhy/it/u=2370867713,1277046136&fm=200&gp=0.jpg
其次,如果你是租中介承包的房子,更要擦亮眼睛。所谓的“免中介费”都是花招,羊毛出在羊身上,明着不薅暗地只会薅地更狠。所以我后来都是痛痛快快地掏一个月中介费,然后直接与房东打交道。中介费由租客单方面承担,也可佐证这是一个怎样的卖方市场。
如果遇到相中的房子,必须马上做决断,而且要及时交定金,否则房子就可能被别人抢走。有时候交了定金也可能遭遇变卦。
再后来,我遇到了现在的老婆,两人确定关系没多久就住在了一起。不得不承认,高房租是大城市男女同居比例高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可以说,凡是一起在一线城市租过房的夫妻,都可称作患难夫妻。
我们跟别人合租过两年,先是北四环外的世纪村,后在东四环内的甜水园。我们住主卧,跟其他室友的交往仅限于点头。
在甜水园的那个室友令我印象很深刻,他妻子孩子都在天津,单位在小区对面,每天疯狂加班。他来北京的目的很单纯——挣钱。他知道自己就是在拿青春换钱,因为北京的公司开价更高,他就来了北京。挣几年钱就回天津,这是他的打算。
这位室友不像我的许多朋友那样,整天谈理想,谈未来,谈家国天下。他不谈理想,或者说,他的理想就是在尽量短的时间赚尽量多的钱。当时我不太理解这种简单粗暴的理念,年轻人不应该先为理想而活吗,钱那么着急挣干嘛?但后来我逐渐意识到,可能他的活法才是对的。
房价与房租的故事告诉我们,先挣到钱的人跟后挣到钱的人,可能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。
后来,我的理想派朋友们陆续离开北京南下,大家偶尔在群里聊两句北京往事,仿佛是隔世。
离京前一年,我们终于不再跟人合租,自己租了一个小小的一居室。大概三十多平,一边是小小的卧室,一边是小小的客厅,每个月房租三千多。签合同那天,房东阿姨拿来一大串的房子钥匙,挨个试了好久才打开了门,把我们深深刺激了一下。
这个房子同样有不少质量问题,但毕竟有了专属的空间,还是兴奋了一阵的。我们第一次添置了家具,在宜家买了两个小书架和一个最便宜的茶几。
房子重要吗?我曾经以为不重要,是奋斗努力之后水到渠成的事。但一次次租房的不愉快经历教育了我。每个房子快满一年的时候,房东必发来涨房租的要求,涨幅必超出心理预期却不容讨价还价。总之,租房是一件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事,有时甚至会使人怀疑人生。
2015年春天,我们离开了北京。秋天,在苏州买了房。当时正值苏州房价上涨,我们担心错过一趟列车之后再错过另一趟列车。这一次,我终于踩对了节拍,因为随后苏州的房价也起飞了。
而今住在自己的房子里,看着新闻里那些为房租猛涨焦头烂额的年轻人,我不禁感到一阵后怕。我想,现在的年轻人里应该有不少人像当年的我一样天真,以为生命里应该有一段不顾一切去追梦的时光。只是他们可能比我醒悟地更早。
是啊 ,醒悟的早啊。但是看看北京的房租!住在住那里的都是一群有梦想的人吗?{:2_39:}http://www.dsac.cn/file/attached/image/20180917/20180917095109_4239.jpg-----转载自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。最后由衷的希望,你们都成为大富大贵的人!{:3_61:}


tianyundview 发表于 2018-12-27 09:20:39

在北京,25块钱工作餐背后的“阶级矛盾”

废话不多说,上图镇楼!!!!!!!!!!!!!!!!!!!yoho!!!!!{:3_63:}我男神!餐餐大鱼大肉为伴!黄袍加身的小哥哥!


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ver/201804/12/181349829524.jpg?imageView2/1/w/710/h/400/|imageMogr2/strip/interlace/1/quality/85/format/jpg


https://ss1.bdstatic.com/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/it/u=3457080850,571118647&fm=200&gp=0.jpg

最近北京的白领太惨了。

先是被各种公众号定义来定义去,在“中产阶级”“佛系青年”等标签中摇摆不定,随后又被“性侵”、“单身税”等各种新闻弄得难过不已,如今跟北京的朋友聊天,“租房“和“税收”成了敏感话题。
人生在世,无非衣食住行四字。相对自己无法左右的房租,“今天吃什么?”则能在工薪阶级里分出个三六九等。于是我们在9月开学的第一天,问了问海淀互联网从业者。
我们先去了宇宙中心五道口,这里有快手、搜狐等知名的互联网公司,本以为这样的“新中产阶级”聚集地,大家吃的应该好一些。可是被采访的路人,却大多说自己吃的也并无特别,无非就是一份20元左右的盒饭快餐。
我只能猜测,这大概就是中产阶级的对于“消费降级”的焦虑吧。
我们又去了中关村创业大街,这里大都是每天给你讲一个故事的互联网新秀,和我印象中勤俭节约的创业者有所不同,我们采访到的路人中,有人一顿就要花费近80,有人则坚持吃40多一份的健身轻食。
这时我才明白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”的重要性。采访结束,我赶紧买了份35元的酸辣粉套餐,吃得流汗又流泪,默默心疼自己的腰包。
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ntent/201809/07/155652292264.png?imageView2/2/w/1000/format/png/interlace/1/q/85




我们一共采访了21位路人,根据路人的回答,我粗略的算出了在北京一份外卖的平均价,25元。在北京,25元能点一份怎样的午餐外卖呢?
我的老板菲菲,一个吃着驴火上了福布斯榜的姑娘,对于吃喝拉撒这等小事从不敏感。当有一日发现,男同事的一份外卖只花了不到20元,菲菲仿佛看到了新世界,然后打开自己的外卖APP,发现首页上推荐的店铺,人均价全都在30元以上,而我们这些打工者的人均价基本在20元左右。
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ntent/201809/07/155816273783.png?imageView2/2/w/1000/format/png/interlace/1/q/85
这是我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大数据的存在。其中的感觉,还真不是一两句就能说得清楚的。为此,我和两个男同事做了个实验,在25元的定额情况下,看看都能点到怎样的午餐外卖。
公家报销午饭这种事还是令人开心的,可是却在点餐的时候犯了难,想吃的店铺人均都超过了25元,好不容易有一家价格合适的,加上配送费就又超额了。挑了又挑,最后选择了带满减活动的烫饭套餐,加上了外卖红包减额的0.5元,才勉强完成任务。
等餐的时候,时间被拉的无限长。当看到两位男同事的大餐时,我心里更是难过。行政小哥花费了22元点了2斤酱排骨,而后期小哥则心有灵犀的和我点了同一家店铺的同一份烫饭套餐,可是相同的价钱,却比我多了一份冰粉、一份猪肝、三勺酸豆角等配菜。
我百思不得其解,只好虚心求教。
后期小哥和我说,在平台把普通红包改成拼手气红包后,红包的钱数根据点红包的顺序来决定,很多人得到的红包通常只有5角、1元。现在,有很多个人在微信上,自主搭建了外卖红包群。大家进群从来不说一句废话,大家只是把那些平时,只好意思分享给自己的红包发到这里,方便大家随意点取。当然,红包的大小只靠个人运气。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ntent/201809/07/155924384482.png?imageView2/2/w/1000/format/png/interlace/1/q/85我后来进入过这个红包群,像我这样的非洲血统,拿到的红包都超不过3元。刚吃完2斤排骨的行政小哥,一脸油光的和我说,如果想拿到更大的红包,还有其他的办法。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ntent/201809/07/160008910995.png?imageView2/2/w/1000/format/png/interlace/1/q/85现在淘宝在售卖红包代点服务,这些服务价格只需1毛左右,下单后只需要按照卖家发来的操作步骤,打开他们的发来的链接,即可获得一个“手气最佳”价值不低于3.5元的外卖红包。当然,这样的服务,还可以包月。
1毛钱换3.5元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这的确是笔划算的买卖。可是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消息之后,我还是把那刚刚购买的包月服务默默的点击了退款。
https://img.huxiucdn.com/article/content/201809/07/160102638544.png?imageView2/2/w/1000/format/png/interlace/1/q/85一顿午餐外卖,如果不是亲身经历,我是万万想不到还有这么多的省钱大法的。一时间,“谁的午餐更省钱”的游戏在办公室里流行起来。在工作微信群里,除了沟通工作,还有各种的优惠红包,不止外卖,打车、拼团一应俱全。
写到这里的时候,我刚刚上了福布斯榜的女老板菲菲,美滋滋地点了一份9.3元的烤肉饭,并跟我们大肆炫耀。菲菲半开玩笑地说,现在消费降级,打车都打不起啦,明天开始坐地铁啦。
最近办公室里的种种,让我想到前两天看到的一个新名词,下流社会。
当然,此下流非你们想的那些羞羞地的事情。而是日本文化研究所的三浦展的新书《下流社会》所提出的概念。
书上有个关于下流指数的小测试,如果满足条件在一半及以上,难么恭喜你,你已经是下流社会的一员了。

[*]年收入不足自己年龄的10倍
[*]不考虑将来的事情,快快活活的过好每一天、
[*]觉得人应该活出自己色彩
[*]期望做自己喜欢的事,而不想违心的虚度此生
[*]事事觉得麻烦,生活不规整,不修边幅
[*]喜欢自己一个人独处
[*]生性朴实,不喜欢显眼出众
[*]服饰不追逐流行,而是展现自我风格显眼出众
[*]觉得做饭吃饭是一件很麻烦的事
[*]经常吃零食与外卖
[*]呆在家中玩一整天的电脑游戏或上网而不会疲倦
[*]大龄未婚

相信看完条件的你,一定和我一样惊讶,我怎么就是下流社会了。下流社会并不是道德方面的下流,而是生活能力、消费欲望的低下。它和之前的丧、佛系一样,只是一代人群的代称而已。
有不少媒体说,中国80后90后是最悲惨的一代,扛着独生子女的身份出生,上学的时候错过了工作包分配的年代,而小城市安放不了灵魂,只好去大城市打拼。在加班到失眠、脱发之后,好不容易当上新中产阶级,却因为消费降级,连房租都交不起,恋爱也不敢谈,还要响应号召为国生娃,不,是生韭菜。
这样的言论,被媒体放大,让人恐慌,最后只能躺五环外不足十平米的出租房里,一边用平板电脑看着无脑的爽剧,一边刷着抖音,过着无欲无求的生活。最后,还是被人讽刺“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”、“80后中产阶级已经变成下流社会”。
可是,我们90后的生于60年代的父母,也经历过野草窝头,砍柴挑水的时候,不少人未曾抱怨,却开始下海经商。2008年,刚毕业的不久的80后也遇到全球金融危机,但如今也成为互联网巨头的主力军,2018年的佛系90后,纵使遇到这一年的经济下行,P2P暴雷,我们也吃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红利。所谓的上流与下流,不在于你的消费能力,而是在于你对生活热情的高低。
我们无法决定这个世界的大环境,但是却能决定点一份怎样的外卖。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虽然自己做饭会浪费自己的很多时间,但是会让自己的健康加分!再次见到你时!只想问你一句饭否?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下面给大家看一下北京工资!看看我们符合上面文章的水平吗?

http://www.dsac.cn/file/attached/image/20180917/20180917100131_5374.jpghttp://www.dsac.cn/file/attached/image/20180917/20180917101601_6133.jpg
-----------------转载自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

tianyundview 发表于 2019-5-30 09:39:48



杭州PK上海,“户口+互联网”就够了吗?




https://clubfiles.liba.com/2019/04/18/10/48077965.jpg
近年来,杭州的发展举世瞩目。


“互联网之城”的杭州,拥有阿里巴巴、网易等巨头,数万家互联网企业和每年40%的互联网行业增速。除了就业岗位,互联网还给杭州带来一系列城市发展:


借助城市大脑的交通调度,车辆通行速度平均提升3%至5%;全市43万个停车位信息统一接入(截止时间2018年底),市民停车更方便;打通公安和旅游数据,实现景区人流、商圈人流、游客住宿的实时监控;“杭州办事服务APP” 和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办让市民办事更方便……


杭州的落户政策也相对宽松:具有技师或高工以上职业资格、符合年龄要求,在杭连续工作3年、有固定住所,即可落户。


借力互联网的东风和相对宽松的落户政策,杭州在2018年的“城市抢人大战”中获得耀眼战绩

https://clubfiles.liba.com/2019/04/18/10/48077969.jpg
在众多“抢人”玩家中,杭州的常住人口增量遥遥领先,且可能是为数不多的、常住人口增量超过户籍人口增量的城市(这意味着杭州户籍人口的增加更多来自于外来人口,而不是原有常住非户籍人口的转化)。


我把这张成绩单拿给杭州的朋友看,朋友却不太高兴:



“杭州才不满足于当什么新一线龙头城市,我们要跟上海比,把上海变成杭州的后花园!”

2019年初,杭州进一步放宽落户标准,“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,可直接落户”。这条政策的出台,进一步彰显了杭州的雄心壮志。





好吧,我们就拿杭州跟上海比比看。



直接比较人口增量显然是不合适的(上海一直在严格控制人口),咱们换几个指标来看。


1. 上海的人才腹地比杭州更“广大”


根据2019年春运返程(从家乡返回上班的城市)数据,有20个城市以上海为人口第一流出地,有7个城市以杭州为人口第一流出地(如果A市的外出务工人口去B市的最多,则B为A的第一流出地)。杭州的人才腹地集中在浙江和附近的江西,上海的人才腹地则不仅覆盖长三角城市,还触达了北京、深圳、昆明、贵阳等千里之外的大城市。

https://clubfiles.liba.com/2019/04/18/10/48077983.jpg
2. 上海的人才腹地比杭州更“高级”


按照不同来源地来沪/杭的人数,选出top10的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。上海的外来人口来源地显然比杭州要“高大上”一些。

https://clubfiles.liba.com/2019/04/18/10/48077988.jpg
3. 杭州人仍在前往上海就业


从这组返程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到,“杭漂”的数量明显增加;但从总量来看,“沪漂的杭人”还是比“杭漂的沪人”要多得多。


4. 杭州仍然是上海的“后花园”


2019年3月,人口净流向为:周日、周一,杭州人返沪上班;周五、周六,上海人来杭度假。


在2019年初,论人才吸引力,杭州还是差上海一截。


杭州的成长固然还需要更多时间。另一方面则可能意味着:杭州和上海竞争,更宽松的户籍政策、更浓郁的互联网氛围和稍微便宜一点点的房价,还不够。





借用一位资深城市研究者的话:与上海相比,杭州显得不够精致。



把“不够精致”翻译成技术性的语言,就是各类城市经济体的空间密度还不够高。尽管杭州繁华地带的高端写字楼和奢侈品店与上海同样鳞次栉比,但走入杭州人居住的街区,由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(公交地铁站、中小学、超市、社区医院和药房、街镇图书馆等)的相对缺乏,就渐感“荒凉”。


为了比较沪杭两市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程度,我们设计了一个标准:

https://clubfiles.liba.com/2019/04/18/10/48077990.jpg

那么,杭州和上海的社区服务做得怎么样呢?结果如下:



https://clubfiles.liba.com/2019/04/18/10/48077993.jpg



从总体情况来看,两市的达标情况都不容乐观,6项全部达标的小区只占4%。上海达标5项及以上的小区占比20%,杭州则是13%。从空间上看,上海达标项数较多的地方主要在浦西七个城区和浦东西北部;杭州达标项数较多的地方则在六个中心城区,以及郊区(县)知名旅游景点附近的街镇(乡)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
以上所有数据参考均来自: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北京的人口太多了?